清晨六点,街角早餐店的李姐已经蒸好了第一笼包子。热气氤氲中,她盯着墙上被油烟熏黄的菜单,叹了口气:“要是老顾客能手机下单,我也不用每天手写几百张单子了……”
代码门槛高:从JavaScript到WXML、WXSS,一堆术语让人望而却步;
维护像填坑:某连锁店用AI生成小程序,却因会员系统无法对接,白白流失30%客户。
但真相是:技术本该是桥梁,而非围墙。就像一位茶农不需要会造锄头,只需懂得耕耘——如今,普通人也能用“拖拽式工具”,10分钟搭起生意舞台。
关键一步:服务类目务必与经营内容一致,避免审核卡壳(比如餐饮店选“美食”而非“电商”)。
案例:杭州一家社区烘焙坊用凡科杰建云小程序模板搭出“会员储值+拼团”系统,6个月私域用户破1.2万,小程序订单占73%。
企业级功能:18种营销工具(拼团/分销等)+实时数据看板,连锁品牌用它3个月创收300万;
李姐的早餐店上线小程序后,订单从窗口延伸到三公里外的小区。晨光中,她终于能坐下喝口粥,手机叮咚响着新订单,墙上菜单依然泛黄——但生意,早已焕然一新。
技术真正的温度,在于让卖包子的阿姨、种果子的老农、教孩子的老师……都能用自己的方式,被世界看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