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网讯 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制造的“神经中枢”,正成为驱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。向新而行的镇江深谙此道,自去年起创新推出工业软件“链式”推广模式,将目光精准投向“四群八链”体系中基础扎实、需求迫切的新型电力(新能源)装备与汽车零部件(新能源汽车)两条重点产业链,以数字之链串起智造之能,为产业升级源源不断注入澎湃动能。
谋定而后动,推广的起点在于数字画像,精准把握产业脉搏。我市以“智改数转网联”诊断开路,从两条产业链切入,聚焦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,梳理出52项中小企业共性“痛点清单”,形成清晰的推广路线图。
市工信局软件与信息产业处处长刘元元表示,在共性需求框架下,通过搭建产业链中小企业和工业软件推广服务商的供需对接市场,遴选优质服务商,至今已开展点对点入企服务超300次,为不同企业量身定制“小快轻准”解决方案。这种“共性方案打底,个性服务跟进”的模式,既降低了企业试错成本,又确保了软件部署的精准高效,让数字化改造不再是大型企业的专属,也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的标配。
“链式”推广的生命力在新型电力装备领域得到生动诠释。面对成套电气企业普遍存在的手工报价效率低、设计标准化不足的痛点,亿能电气、威腾配电等企业统一部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(PLM),实现了报价数据与设计图纸的标准化飞跃。
受限于生产数据的“孤岛”制约,江苏远信储能的实践更具突破性。该公司信息化项目负责人倪银平表示,公司部署的工厂级MES系统打通了4条产线的数据壁垒,实现生产资源的高效调配,有力支撑了企业连续两年超50%的营收增长,为高速发展装上了数字引擎。
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仓储革命同样印证了“链式”推广的价值。在丹阳港奇车辆部件有限公司,曾经货物堆积、管理混乱的仓库经历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。数据最具说服力:库存准确性从82%跃升至94%,空间利用率提升13个百分点,货物查找效率提高30%。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上线后,通过库区科学划分、商品条码全程追踪、线上操作替代纸质单据,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。
看得见、学得来的实效,成为链上中小企业“看样学样”的最佳示范。数据统计显示,一年来,工业软件链式推广共带动两条重点产业链50家中小企业享受600万元补贴,进而完成数字化变革和生产流程再造,并由此形成报价设计、生产执行、仓储管理等行业特色应用场景清单,打造产业链上可复制可升级的推广样板。
当“链式”推广在两条产业链上初显成效,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在酝酿。正如业内人士所言:“好的工业软件是用出来的。”唯有在错综复杂的工业场景中淬炼,才能锻造出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座。对此,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“链式”推广不仅是技术赋能,工业软件的应用更激活了产业链的数字化基因,让智能制造的能量在产业血脉中奔涌不息,也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铺就坚实的进阶之路。以此为契机,我市将总结工业软件推广应用的经验,不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,通过宣贯培训、标杆研学等形式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,构建可持续赋能生态,持续筑牢镇江制造“智变”向“质变”的根基。(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王泽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