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叮咚!”6月17日10时,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吴先生轻触手机屏幕完成订单。
几乎同一时刻,千里之外的鄂州梁子湖畔,两条鲜活的武昌鱼被捞起、注氧、密封。不到10小时,这尾承载着千年楚韵的鱼儿,带着鄂州清冽的水花,跃上了吴先生家的餐桌。
这场跨越千里的“舌尖极速之旅”背后,是千年古都鄂州借力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国际机场,以密织城乡三级物流网为血脉,奏响一曲“物畅其流、货通寰宇”的时代强音。
时光回溯至2024年6月16日,武昌鱼“活鱼到家”仪式在京启动,项目依托花湖国际机场航空物流优势,消费者只需在网上轻轻一点,次日就能收到悠然摆尾的鲜活武昌鱼。
今年1月4日,随着武昌鱼“活鱼到家”项目走进上海,这场鲜活革命又进入新阶段。鄂州与上海企业携手,通过在上海建立武昌鱼前置仓,届时原汁原味的鄂州武昌鱼,仅需3小时,便能端上长三角市民的餐桌。
截至6月,作为全球第四个、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,花湖国际机场102条国内国际航线如银色脉络,联通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、成渝等53个国内航点,通达亚欧美非47个国际航点。
“以往,活鱼往往受限于传统销售渠道和物流手段,难以迅速拓展市场,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新鲜度。”湖北武昌鱼活鱼到家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赵建飞感慨,如今,通过先进的物流系统和保鲜技术,武昌鱼、小龙虾、螃蟹等农产品都实现“一夜鲜达全国”。
花湖国际机场南区国际2号货站投入运营;“空空中转”常态化运行;B型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量运转;“7×24小时通关”模式以及单架次货机15分钟的通关效率都极大提升了国际货运的保障能力,构建起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立体通道。
如今,一架架全货机接续起落,国产电子产品由此直抵欧洲工厂,智利车厘子、挪威三文鱼也经此飞入中国千家万户。4月,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(鄂州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,为这条“空中丝绸之路”再添强劲引擎。
武昌鱼跃出水面,激起的不仅是味蕾的涟漪,更是一个内陆城市链接世界、领跑时代的壮阔浪潮鄂州,正以“一夜达全国、隔日达全球”的超级运力,加快从“九省通衢”向新时代“九州通衢”迈进。
鄂城区泽林镇大山村,村民卢浩琴的商超变身“乡村驿站”取件村民扫码出库的“滴”声与欢声笑语交织,张绣华大娘抱着网购的蔬菜种子感慨:“以前骑电动车去一趟镇里,来回得花上半小时,累得够呛。现在走着就能拿快递,几分钟就取到了,真是太方便了!”
另一边,湖北富农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,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将武昌鱼订单打包、装箱。“公司的手撕鱼块是明星产品,每月线多万元,已在省内超市、高速服务区、景区等上架。”话音未落,快递小哥已如约而至,准备将这份美味迅速送往全国各地。
以前,快递进不来、农产品出不去,物流成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梗阻。为彻底破解农村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近年来,我市以“快递进村”工程为笔,绘就民生新画卷:顺丰、申通、圆通、中通等快递巨头云集鄂州,日均处理800万件包裹;3个区级农村寄递物流共配中心、21个乡镇综合服务站、272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网点如繁星密布,覆盖率达100%;邮政公司与各大快递公司合作,通过“转邮”实现快件的互联互通,所有快递公司的快件和邮政的邮件快件一起分两个频次下达到67个汇接点,再通过汇接点下达至272个村级站点,让快递服务延伸至乡村的每一个角落。
通过电商和物流快递,鄂州武昌鱼、沙窝豆丝、太和千张、梁子湖螃蟹等名优农产品“出村进城”愈发通畅。
新农人指尖轻点,订单即刻飞向远方;村口驿站的货架上,来自天南地北的包裹静静等候主人当物流网络与广袤乡土深度融合,一条以“物畅其流”撬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,正在长江之畔铺展延伸。
前不久,鄂城区湖北海大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偌大的育苗车间里,技术负责人臧晓磊刚放下此起彼伏的电话,脸上难掩兴奋:“这批武昌鱼苗种是今年的第三批,5000万尾,短短一周就被各地养殖户抢订一空。”他指着池中密集游弋、闪着银光的小鱼苗对记者说,“销量比去年同期整整翻了一番。”
湖北以“链式思维”破题,全产业链推进武昌鱼品牌建设,鄂州紧跟步伐,重点布局五大方向构建品牌体系、扩大养殖优势、强化科技支撑、搭建供应链平台、深化产业融合。通过种质保护、标准制定、数字赋能、三产融合等系统性工程推进品牌建设,鄂州武昌鱼在全国120个淡水鱼类地理标志品牌中脱颖而出,位列第一。
“要抓龙头、带龙身、摆龙尾,打造武昌鱼完整产业链,让武昌鱼游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富民链。”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兵多次专题部署,擘画蓝图。
3月13日,我市发布“武昌鱼”区域公用品牌全新视觉标识及五大标准体系。全新LOGO以“团头鲂”生物学特征为设计蓝本,蓝白主色调勾勒出“江湖润泽”的生态基底,跃动造型展现产业活力,这不仅是品牌形象的升级,更是对武昌鱼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现代化呈现。
5月18日,武昌鱼故里非遗展销馆内华灯璀璨,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兵按下启动球,宣布武昌鱼品牌全国推广计划正式启动。
现场发布的武昌鱼“一红一白一金”经典菜品,将清蒸的鲜嫩、红烧的醇厚、香煎的酥脆,凝练成独特的味觉IP,为武昌鱼产业注入文化灵魂,让其在舌尖上绽放魅力,进一步提升品牌辨识度与吸引力。
未来,鄂州将建设武昌鱼研究院,制定武昌鱼系列标准体系,让消费者吃得放心、品得安心,打好“品质牌”;深挖武昌鱼的历史底蕴,结合武昌鱼非物质文化遗产,重塑武昌鱼经典菜系,全方位讲好“武昌鱼故事”,打好“文化牌”;以长港河城乡融合发展引领带为纽带,推动武昌鱼生产、加工、营销和文旅深度融合,打好“创新牌”,让传统产业焕发全新活力,打造千亿级武昌鱼产业链。
夜色如墨,花湖国际机场又一道银翼划破苍穹。机舱内,恒温水箱里,一尾尾武昌鱼正游向更远的餐桌。机场塔台的光影与市邮政管理局数据屏上跳动的数字交相辉映:15月,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17984.89万件,同比增长37.89%;其中,快递业务量完成17555.63万件,同比增长39.44%。
从阡陌纵横的田野到四通八达的云衢,一条武昌鱼的“极速之旅”,丈量着鄂州现代物流体系的惊人效率,更链接着千年古城产业振兴、开放崛起的壮阔图景。
物畅其流,货通寰宇鄂州,正借钢铁羽翼承载新梦想,在九州通衢坐标上,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篇章。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荆州新闻网、荆州广播电视台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:荆州新闻网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